□ 全媒體記者 孫一博

『十四五』期間,綏化市體育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踐行『體育強國』戰略,按照市委『5334』發展思路要求,抓住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從覆蓋城鄉的體育設施到激蕩全城的品牌賽事,從競技場上的新突破到冰雪經濟的『熱效應』,這座城市實現了從體育大市向體育強市的堅實跨越。
『十四五』期間,綏化市體育局緊扣民生需求,以『15分鍾健身圈』建設為著力點,新建改建足球場、全民健身路徑等大眾健身場地設施425處。如今,全市建成4910塊各類體育場地,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2平方米。市、縣、鄉、村四級公共體育設施網絡實現功能完善、全域覆蓋。
坐落於市森林植物園的綏化市體育公園,以其規模大、場地多、智慧化水平高的特點,成為生態休閑健身的省級示范項目,被市民譽為健康『城市會客廳』。在建的北林區東部新城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綜合館),作為國家補短板工程,將於2025年9月竣工,屆時將有力填補東部城區大型綜合健身場館的空白。2024年投入使用的市滑冰館。這座可承辦國際賽事的全國一流滑冰場館,結束了綏化無專業冰上場館的歷史,現已成為省內重要的賽事中心和人纔培訓基地。
隨著硬件完善,綏化精心打造的賽事活動體系全面激活城市動能。市縣兩級推出的『月月有賽事、周周有活動』全民健身計劃取得豐碩成果。『十四五』期間累計開展『進街道、進社區、進商圈』『跑遍綏化』等普惠性健身活動超過500項次,其中萬人以上活動24次,千人以上72次,年均直接參與超百萬人次,熱度覆蓋全域全齡。歷時5年跑遍全市10個縣(市、區)的田園歡樂跑,融合馬拉松與親子元素,已成全省知名路跑品牌;連續舉辦23屆的『賀歲杯』雪地足球賽則昇級為特色節慶符號,通過邀請俄羅斯球隊參賽,有效拓展了國際交流與合作。

城市實力在綜合性賽會中集中彰顯。2023年市五運會以『活力黑土,精彩綏化』為主題,設項38個大項528個小項,吸引1.2萬人次參與,創歷史之最。2024年承辦的『助力亞冬會』省青少年冰雪運動會暨學生冬運會,匯聚全省1640餘名運動員,贏得廣泛贊譽,展現了綏化冰雪運動的深厚潛力和城市魅力。
競技體育在『十四五』實現跨越式發展。黑龍江省第十五屆運動會上,綏化代表團勇奪87.5金50銀85銅,團體總分躋身全省八強,尤其在越野滑雪、射擊及三大球等項目進步顯著,彰顯出強勁競爭力。
『體教融合』戰略釋放持續動能。『幼苗孵化』計劃和『冰雪項目進校園』行動紮實推進,催生了北林區四方臺鎮中學等一批體育特色學校。創新構建『協會+校園』模式——市足協攜手6所中小學共建基地,年培訓學員2000人次。市縣體校新增高山滑雪、拳擊等項目,項目版圖持續拓寬。市政府出臺《運動員教練員參加重大賽事獎勵辦法》,有效激勵後備人纔不斷湧現:全市注冊運動員超1600人,培養二級運動員196人、國家一級62人、運動健將2人,累計向省級以上運動隊輸送27名新銳力量。
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更加成熟高效。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量質雙昇:總量達1.1萬人,國家級、一級分別新增15人和158人,每千人擁有指導員3名,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綏化指導員及組織建設領跑全省,在2024年全國網絡交流大賽中,綏棱、海倫、北林三地榮獲6個一等獎、11個二等獎。
體育社會組織活力迸發。順利完成54家體育組織換屆和211家年審,新增涵蓋冰雪、球類等項目的組織48家。市武術運動聯合會榮獲2024年度國家體育總局唯一『最具活力體育組織獎』。
全民健身志願活動服務精准下沈。『科學健身大講堂』『體質監測下鄉』等活動開展200餘場,惠及8萬人次。68處『社區健身指導站』打通『最後一公裡』,吸納退役運動員等專業力量,讓科學指導普惠於民。
體育產業多元發展引擎轟鳴。冰雪產業『冷資源』成功轉化為『熱經濟』:借勢『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打造國家級金龜山莊越野滑雪基地;慶安望龍山躍居全省最大民營滑雪場,日接待能力破3000人;蘭西八岔溝滑雪度假區構建『滑雪+民宿』綜合體。全市年均建設臨時冰雪場地200處,開展『跟著賽事去旅游』活動70餘次,冰雪旅游消費較『十三五』飆昇210%。
健身休閑產業蓬勃壯大,現有健身企業618戶(含個體工商戶),其中注冊資本過百萬22戶。體育彩票為發展注入強勁公益動能:『十四五』銷售額17.78億元,籌集公益金1.7億元,為場館建設、全民健身等持續輸血。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歷史節點,綏化體育事業交出了一份沈甸甸的民生答卷。展望未來,綏化體育將以『十五五』規劃為新起點,在建設『體育強國』的征程中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