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旅『牽手』民生增色
聯發鎮奏響鄉村振興『創新樂章』
馬明舒 特約記者 姜立峰 全媒體記者 孫一博
去年以來,海倫市聯發鎮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立足本地資源稟賦,探索農業轉型新路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農旅融合創新、民生保障優化等舉措,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發展之路,為新時代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強勁動能。
聯發鎮以『穩糧擴豆』為抓手,逐地塊落實種植計劃。2023年大豆種植面積突破9.2萬畝。在傳統種植基礎上積極探索『定制農業』模式:小麥種植區打造『百發於磨坊』『瑋拓』兩大自主品牌,依托『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全麥面;鑫稻香米業與大宗集團合作,將3萬畝優質水稻加工後銷往北京、河南等地,累計銷售5000餘噸。此外,農戶於曉慶、宋洪飛等通過直播帶貨,日均完成百單網絡銷售,高粱米、小米等特色農產品借力電商走向全國。
為延伸農業價值鏈,聯發鎮還開闢多元化發展路徑:百興村推出『共享菜園』項目,將1000平方米土地劃分為38個獨立單元,吸引市民體驗有機種植;示范推廣和牛培育產業,通過人工繁育技術提昇牛犢附加值。同時,1300畝農業示范園區聚焦鮮食玉米種植,采用110厘米大壟機械化作業模式,實現從播種到整地的全程機械管控。
依托生態資源優勢,聯發鎮將農業與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網紅經濟』新名片。百興村南湖公園內,『萬平花海』以繽紛花植詮釋『兩山』理念,45米木質吊橋橫跨荷花池,成為游客『賞花打卡』勝地;30米黨建長廊生動展現基層黨組織服務鄉村的初心使命。憑借獨特的田園風光與人文景觀,百興村已接待多批次省級調研及高校社會實踐團隊,躋身區域知名旅游目的地。文化賦能也為鄉村振興添彩。2024年9月,聯發鎮第二屆豐收節在百興村清廉廣場舉辦,通過『糧王』評選、文藝展演等活動,激發農民生產熱情,築牢糧食安全根基。多家媒體報道此活動,形成廣泛社會影響力。
聯發鎮始終將民生福祉置於首位。精准落實低保政策,覆蓋困難群眾1698人,並建立退役軍人『一站式』服務體系,昇級便民服務中心,改造無障礙設施,開通政務服務網上通道,高效處理12345熱線反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便民服務要求落到實處。在環境治理方面,全鎮栽植垂柳、丁香等綠植10萬餘株,打造景觀花卉帶1萬延長米,構建鄉村『綠網』生態屏障;建立生活垃圾『日清日潔』機制,配備專業隊伍及清運車輛,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基礎設施持續完善:硬化校園道路、修繕排水管網、新建太陽能路燈200盞,1.5公裡村道暢通出行『最後一公裡』;投資307萬元實施以工代賑項目,新建邊溝1700米、入戶涵425處,帶動92名村民就業增收。
聯發鎮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以創新思維破解發展難題,以務實作風推進鄉村振興,奮力書寫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