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望奎縣:創新『N+旅游』模式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之鄉

來源:綏化日報 2023-04-23 字體:

張文  特約記者  崔硯澤
 

  4月,新芽細細,楊柳依依,此時,春風不燥,陽光正好。走進昔日『雙龍城』,今日之望奎,那殷殷的紅色基因、厚重的文化傳承、壯美的自然風光……定會讓你駐足停留,不捨離開,走上一走,定會愛上這裡。

  近年來,黑龍江省望奎縣依托人文、自然資源優勢,不斷完善文化旅游基礎設施,打造紅色文化印記游、傳統文化沈浸游、生態文化觀光游等『N+旅游』線路,2022年接待游客32萬人次以上,同比增長33.3%,文化旅游綜合收入突破6500萬元。

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傳承『紅色經典』情懷

  望奎,地靈人傑,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早期領導人之一林楓同志的故裡。在縣城東南一隅,一座古朴的四合院安靜地向人們敞開著大門——林楓同志故居紀念館,到這裡參觀的人們,能清晰地感受到烙在展品上的那抹紅色印記。

  林楓故居紀念館內,聽著講解員平緩清晰的講解,看著泛黃的信函、文件、老舊的鋼筆、斑駁的皮質公文包、摩挲得?亮的銅墨盒……一件件文物和表情堅毅的林楓塑像在記者腦海中疊合,耳邊似有大提琴緩緩奏響,低沈安靜,卻又慷慨激昂,全情演繹著這座房子的主人公波瀾壯闊的革命生涯。

  作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林楓同志故居紀念館每年都會吸引近萬名游客前來參觀學習。近年來,望奎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梳理形成河口烈士紀念碑、林楓同志故居紀念館、錫武公園、植物園將軍牆四點一線的紅色旅游線路,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依托地域文化優勢盡情演繹『雙龍』魅力

  4月2日,廣東省湛江市,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望奎皮影亮相綏化市夏季文旅推介會,老藝人雕刻的精品影人深受參會者青睞,精彩的表演收獲了現場陣陣掌聲。作為當地文化藝術的代表,望奎皮影『走出去、引進來』潛移默化地提昇著這座縣城的文化軟實力和綜合影響力。

  望奎崇文重教,皮影、書法、詩詞等文化藝術在這片土地上大放異彩。依托傳統文化優勢,當地旅游服務中心同黃金假日、中旅、九州等旅行社推出了『非遺皮影——文化藝術中心——滿族風情園——植物園——西窪荒自然保護區』一日游路線,深受周邊縣區游客推崇。『每周從綏化往望奎平均能發出3~4輛客車的團,200人左右,游客們認為到望奎休閑度假的同時還能領略到當地的特色傳統文化。』黃金假日旅行社導游田文纔介紹。

  2月21日,滿族風情園舉辦了『二月二龍抬頭滿族文化展演』,百人展演團隊身穿薩滿服飾,手舞足蹈,民族音樂博士研究生周穎特意從常州來到望奎,對當地的薩滿舞蹈進行觀摩研究,促進滿族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博物館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待10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還有日本、韓國的游客到望奎來現場感受滿族文化的衍生和發展。』望奎縣滿族博物館館長鄒權介紹。

自然生態宜居風光  綻放絕美壯觀畫卷

  望奎縣地處寒地黑土特色農業物產中心地帶,呼蘭、通肯、克音、諾敏四河穿境而過,自然風光秀美,2014年,望奎獲得『最美中國·生態旅游目的地城市』『最美中國·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稱號,2022年被評為全國綠化先進集體,良好的生態宜居環境是望奎一張靚麗的明信片。

  望奎雖稱『小城』,卻擁有65萬平方米的『四園五場』,市民每步行10分鍾就能到達一個公園廣場。『望奎的城市建設值得稱贊,城內植被多空氣清新,道路也規整乾淨,居住得很舒服,一到節假日我們也會邀請親戚朋友到望奎來做客。』退休職工全亞茹說。佔地45萬平方米的植物園是雙龍城的形象,盛夏的植物園成了當地人熱情的待客廳,周邊縣區的游客也會駕車前來休假度假,園內園外人頭攢動、車水馬龍,植物園代表了望奎的煙火氣、人氣、地氣,也是當地經濟生機發展的一個縮影。

  『以妙香山旅游區綜合開發為牽動,持續推動文旅產業化發展,設計皮影、詩畫、滿族工藝品、文玩產品向旅游紀念品市場邁進。將在紅色、傳統、民俗、生態文化游基礎上實施「N+旅游」發展戰略,邀請專業團隊研發賞冰樂雪、休閑康養、鄉村旅游等主題旅游項目,實現年接待游客40萬人次以上。』望奎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楊成雙說。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