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慶安:建高標准農田 糧田變良田

來源:綏化日報 2023-04-11 字體:

劉加明  全媒體記者  陳驍
 

  『以前就想跟合作社養鴨稻和蟹稻,可是咱這田不行,一樣付出辛苦到秋拿到錢卻不一樣,現在好了,我家也加入了高標准農田建設,也可以簽一樣的合同,掙一樣的錢了。』慶安縣發展鄉發祥村村民徐寶國種了大半輩子的地,近年來,隨著年邁力衰,這位種田的『老把式』也犯了愁。因為田埂子等原因,在稻田裡養鴨子簽訂合同時卻比其他農戶少2分,前年村裡開會宣傳建設高標准農田,要實現機械化、規模化,他是全村第一批簽字同意的群眾之一。

  慶安縣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制種大縣,素有『中國綠色食品之鄉』美譽。近年來,慶安緊緊圍繞『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繼續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讓糧田變良田。

  巨寶山鄉巨泉村是慶安縣的南部鄉村,沒有實施高標准農田建設之前,村裡的通屯路大多是砂石路,田間路更是土路,村民出行、上地務農不便,用當地村民的話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連走鄉入村賣貨的小商販都不願意去。2021年通過對上爭取,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在巨泉村落地,輻射全村31475畝耕地,配套建設了橋涵、通屯路、田間路,維修了過水路面,硬質化的水泥路面修到了屯頭,田間路昇級為砂石路,交通環境得到了大幅改善。

  『以前路況不好是我們這些村民特別頭疼的問題,像買農資都得趕在年前買,要不化凍了,地泥濘起來,汽車過不了,物資也送不過來,就連賣糧每斤都比附近的村屯少賣2分錢』,村民李中說,去年自家種了200多畝地玉米,每畝地產量1600多斤,因為運輸條件的改善,糧價和周邊村屯一樣,這就較往年多賣了1萬多元錢。

  慶安本著高標准農田建設一頭連著糧食安全,一頭連著農民增收,是推進鄉村振興、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舉措這一理念,全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進度,2022年總投資6609萬,其中中央資金5137萬,省級配套資金736萬,縣級配套資金736萬。建設高標准農田5.33萬畝

  為高標准打造『民心農田』,按照『規劃先行、科學設計、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原則,慶安建立了『政府主導、農業農村部門搭臺、部門聯動、統籌規劃、統籌整合』的工作機制,健全集中統一、分級負責、全面全程的監管制度,形成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各個部門協調配合,在項目選址前就組織召開村民大會,高標准農田管理人員會同鎮村乾部准確講解政策,為群眾答疑解惑,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並且充分傾聽群眾意見,村民簽字同意達90%以上,形成了共同推動高標准基本農田建設的良好局面。

  說到村民簽字同意率,慶安縣柳河鎮新光村村民齊顯利最有發言權,『現在這個季節,咱們的曬場主要是村民晾曬玉米芯,到了秋天,農戶打的糧都存放到這,滿滿一曬場,夏天不晾曬糧食的時候,周邊的村民還來這跳跳廣場舞,扭扭秧歌,可熱鬧了!』

  新光村的四個曬場是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的配套基礎設施,全部鋪設水泥地面,建設面積共計21718平方米,輻射全村10個自然屯,進入秋收時節,附近的農戶都將糧食放到這裡晾曬,既節省了自家庭院的空間,還可讓農戶種植更有經濟價值的婆婆丁等,同時還解決了糧食垛底受潮糧食變質、鼠害等存儲難題。『不用老百姓掏一分錢。這些有利的條件給了我們老百姓豐收的保障。』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