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2月20日訊 ( 李銘揚 ) 近年來,蘭西縣蘭西鎮永久村在大力推動黃崖子民俗旅游產業的基礎上,引導村民發展『菜園經濟』『采摘經濟』,為域內外游客提供綠色無公害的『蘭西菜』,使家家戶戶的小菜園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門路』。
據了解,黃崖子民俗村景區距離縣城僅6.3公裡,是這個縣的重點旅游景區,村內建有喬家大院、潘大美人豆腐坊、惟妙惟肖的民俗雕塑、民俗景光大道等景點,東北民俗氣息濃厚,慕名而來的域內外游客絡繹不絕,旅游業的長足發展為村民種植的綠色蔬菜找到了穩定的銷售渠道。
『農村一般春天種完地就不忙了,我就利用這閑暇時間把房前屋後的小菜園種上,我家園子有半畝地左右,自家吃不完的還可以拉到旅游村的小市場上去銷售,像我們這種純綠色食品深受外來游客喜歡。搞這個菜園經濟不光充實了生活還增加了收入,我家一年能增加四五千元的收入。』蘭西鎮永久村村民徐士英說。
據悉,這個村在做強旅游產業的同時,將開發帶動當地零散土地資源作為重點,最大限度契合村民意願,充分發揮村民在種植方面的專長,探索出利用房前屋後和田邊地角等閑置土地資源種植小園菜的生產模式,宜養則養、宜種則種,在供游客采摘購買之餘,還通過早市等渠道進行銷售,菜園經濟這一致富新門路,不僅提高了有限土地的利用率,還盤活了家庭富裕勞動力,增加了家庭收入。
『我已經快70歲了,種著我家房前屋後的一畝多地也不費力,除了自己家吃的,每天早上到早市、縣內各小區進行銷售,一年還能收入1萬元左右,這個小菜園好處太大了,以後肯定年年都要繼續種。』蘭西鎮永久村村民袁洪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