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蘭西:『五子』齊發 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來源:綏化日報 2022-11-20 字體:

黑龍江中舜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

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蘭西分公司大輝牧場

蘭西『菜籃子』一隅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11月17日電(孫漢侖)蘭西縣地處松嫩平原腹地,是哈大綏一體化重要節點,南距哈爾濱67公裡,西距大慶150公裡,東距綏化89公裡,盛產玉米、水稻、瓜菜、雜糧雜豆等農特產品,畜牧資源相對富集,生豬、奶肉牛、大鵝等養殖形成了一定規模,是『中國東北民豬之鄉』『全國產糧大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蔬菜)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該縣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蔬菜)產業園『一園』為引領,突出菜籃子、肉案子、奶瓶子、米袋子、花園子『五子』支橕,大力發展食品工業,打造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菜籃子:在『種』字上下功夫打造高品質『中央廚房』

  『跟過去相比,咱們縣農民對蔬菜種植技術的重視程度明顯更強了,學習熱情更高了,為了讓老百姓種好、養好、收成好,我們農技人員分成幾個小隊,一年四季隨時去地裡幫忙解決問題。』蘭西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農藝師李盛娟說。一方面是農民的『求知若渴』,一方面是農技推廣的『大乾快上』,『只要老百姓們有需要,我們立馬就到!』李盛娟說。

  去年以來,蘭西確立了『千棟溫室、萬棟冷棚、40萬畝裸地、百家加工企業、百億蔬菜產值』的發展目標,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力求打造高品質的『中央廚房』。在蔬菜種植上,蘭西堅持冷棚、溫室和裸地一起抓,探索了『龍頭企業+村組織+合作社+農戶』蔬菜托管種植模式,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定品種定價格定標准,保證質量和收入,打造土地托管昇級版。

  在蔬菜精深加工上,蘭西發揮榆林鎮緊鄰哈爾濱的交通區位優勢,在榆林鎮打造食品工業園區,大力發展蔬菜精深加工產業。目前,引進京能集團建設投資8億元分三期建設榆林食品工業園區,一期總佔地面積34萬平方米,已入駐企業8家。在蔬菜銷售上,蘭西堅持『北菜南運』、哈達市場、速凍蔬菜、預制菜同步銷售,加大品牌創建力度,做大『寒地黑土蘭西菜』區域公共品牌,叫響蘭西香瓜、蘭西玉米等地理標志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

  據了解,蘭西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2萬畝,中舜農業、田谷園等蔬菜加工企業發展到11家,蔬菜種植合作社106家,種植大戶416戶,參與蔬菜種植的農戶達到1萬戶,種植青椒、大蔥、馬鈴薯、香瓜、番茄、白菜、毛豆、豆角、葉菜、粘玉米等10多個品種。今年,蘭西縣蔬菜總產量預計超過50萬噸。

  肉案子:在『養』字上下功夫

  養殖生產『兩化』制

  蘭西圍繞『10萬頭肉牛、6萬頭奶牛、200萬頭生豬、6000萬只肉雞、100億畜牧產值』發展目標,重點突出發展民豬、肉牛、肉雞三大支柱產業,推動畜禽養殖規模化標准化,引進畜禽屠宰及精深加工項目,實現全產業鏈發展。蘭西民豬榮獲黑龍江省地理標志品牌十強。

  東北民豬是我國優秀的地方豬種,是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最具代表性和發展潛力的地方豬種,在全國享有盛譽。蘭西是『中國東北民豬之鄉』,被列為國家級生豬調出大縣,全縣民豬飼養量達130萬頭以上,現有大型龍頭企業3家,年可穩定供應商品豬70萬餘頭。

  近年來,該縣紮實開展民豬種質資源的保護、選育和推廣,以市場為導向,放大品牌效應,不斷提昇產業基地建設水平,以民豬為牽動,致力加快生豬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步伐。『今年,我們盤活了閑置10年之久的江蘇雨潤項目,成功騰退並引入河北汪記食品,啟動建設了投資2億元的北旺食品年屠宰100萬頭生豬及肉類食品深加工項目。項目預估年產值可以達到20個億左右,能夠帶動當地就業用工量約500人。』蘭西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田國林說。

  蘭西縣肉牛產業以榆林肉牛交易大市場為依托,發揮其東北三省最大的肉牛交易市場牽動作用,引良種、壯基地,夯實了蘭西肉牛產業發展基礎,全縣肉牛飼養量已超過13萬頭,現有大型肉牛養殖企業3家,年可穩定供應商品肉牛5萬頭以上。

  與此同時,肉雞產業通過與正大集團、禾豐集團等多家大型肉雞加工企業進行深入合作,發展出了多家大型肉雞養殖企業,肉雞養殖規模在全省名列前茅,全縣肉雞養殖量已超過1000萬羽,現有年出欄100萬羽以上大型肉雞養殖企業6家。

  奶瓶子:奶牛產業延鏈昇級

  蘭西西部鄉鎮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草原和秸稈資源優勢。總佔地面積70萬平方米的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蘭西分公司大輝牧場,就坐落在蘭西西北部的遠大鎮民主村。『我們場內現存欄奶牛3900頭,每天產出的鮮奶會運到哈爾濱和齊齊哈爾對接給企業,主要是銷售供應給蒙牛和完達山。每年可生產的優質鮮奶大概在2.2萬噸至2.3萬噸,銷售收入在9000萬元以上。』北京首農畜牧發展有限公司蘭西分公司大輝牧場經理井旭銀說。據了解,該企業總佔地面積7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投資4億元,各類設施完善;現有職工87人,多為長期僱用的周邊村屯老百姓,每年人均可增收5萬餘元。

  蘭西縣圍繞『奶瓶子』工程建設,重點發揮糧多、草多、水質好的資源優勢,積極對上爭取奶牛扶持政策,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成了養殖方式轉變,實現了產業昇級。目前,全縣奶牛飼養量達到1萬餘頭,年可穩定供應鮮奶2.5萬噸以上。下一步,蘭西將逐步拓寬奶牛產業鏈條、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奶牛產業產、加、銷一體化發展。

  米袋子:在『優』字上下功夫

  讓優質水稻端上餐桌

  蘭西境內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生態環境良好,擁有泥河水庫和呼蘭河水源兩大灌區,屬第二積溫帶寒地稻作區,利於優質稻米生產,全縣水稻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16萬畝左右,年產優質水稻8萬噸以上。

  近年來,蘭西縣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建設高標准農田29.5萬畝,糧食產量穩定在20億斤以上。農業生產托管開全省先河,全程托管面積82.1萬畝,服務小農戶2.4萬戶,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蘭西縣臨江鎮以創新生態保護管理模式、探索生態致富新路徑為目標,規劃建設了集種植示范、農業旅游、綠化美化、改善生態等功能於一體,總面積達1000畝的水稻公園。加快農旅融合進程,將農家田園建設成觀光農業,把水稻示范田變成生態示范區,全力打造帶動鄉村振興的鮮活模板和農業觀光旅游的嶄新名片。

  『我縣在臨江鎮建立水稻示范區,示范區在播種、插秧等每個環節都抓住最佳農時,選用優質稻米品種「龍稻18」,采用寬窄行栽培方式,使用生物菌肥,可以說是做到了「統一播種、統一育苗、統一插秧、統一防病蟲害、統一管理、統一收割」六個統一,今年稻米的質量很好,整體的收成也非常可觀。』蘭西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興坤說。

  近年來,蘭西縣蘭河鄉積極引導農戶改變單一的種植模式和結構,大力推廣稻蟹一地多養的共贏模式,在增加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同時,不斷提昇稻田利用率和附加值,讓這片黑土地上的蟹肥稻更香,促進當地稻農實現雙豐收。『當時我們投放蟹苗的時候,我發了一個朋友圈,當天就預訂出了3000斤大米,每斤的價格是5塊5,比普通大米高出好幾塊錢。』蘭河鄉紅旗村村民孟凡泉說道。

  花園子:在『美』字上下功夫

  建設魅力宜居新鄉村

  『紅星村的環境可是大變樣啊,路邊溝、鐵柵欄、綠化帶全都整齊劃一,等明年栽上樹、種上花,就更好看了。大家伙兒都好評連連!』村屯環境的改善讓蘭西縣紅星鄉紅星村村民張義贊不絕口。

  蘭西縣以建設美麗鄉村為目標,采取人居環境整治、封溝插柳、農村水系連通、中藥材種植等方式,抓好村屯綠化、美化、亮化、香化。治理坑塘,建荷花池,配套建設公園、廣場等基礎設施,發展采摘、民宿等鄉村旅游,打造高標准示范村、示范屯、示范線,實現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效果,讓農民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位於蘭西鎮永久村的黃崖子東北民俗文化旅游村是國家AAA級景區、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年接待省內及縣域內外游客10萬人次,直接拉動就業人數120人,拉動其他產業收入近200萬元。『我們村不僅有省內小有名氣的東北民俗文化展覽館,還有反映闖關東人全盛時期情景的喬家大院,以及再現東北民俗、民風、生活百態的民俗文化景觀大道。除此之外,東山坡的特色采摘園,山腳下的生態垂釣園,采摘園和農家樂項目也開展得有聲有色。』蘭西縣蘭西鎮永久村婦聯主席滕雪華說。

  在探索發展中煥發新生,在追趕超越中實現崛起,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樣板,跑出產業發展的新速度,推動縣域經濟的新跨越。前不久,蘭西入選『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是綏化市唯一入選的縣,這為蘭西縣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據了解,蘭西縣將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抓住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的有利契機,積極探索符合各自實際的鄉村振興路徑,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振興答卷,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加美好。


編輯:劉申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