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走進鄉村看變化系列報道⑩
迎春鎮:特色產業鋪就振興路
文/攝 張遠洋 潘成軍 全媒體記者 孫曙光
走進青岡縣迎春鎮,最有看點的就是頗具特色的各種種植基地,有農的味道,有工的韻律,更有商的情趣。菇娘種植基地社員忙著田間除草,為『金豆豆』創造有利的生長環境;中草藥栽培基地,社員精心管護,流著汗水的臉上帶著期盼;小麥種植基地,蚯蚓養殖讓有機廢棄物、田間秸稈轉化成肥料資源……

據迎春鎮黨委書記高洪軍介紹,在謀劃鄉村振興思路上,迎春鎮黨政一班人具有的共識就是『產業強則經濟強,產業興則百業興』,一致認為,發展特色產業纔能促進村民業興財旺,纔能更好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推進鄉村振興。因而,全鎮上下能夠凝心聚力發展特色產業。
始建於2018年的鑫拓農業菇娘種植基地,以鑫拓農業種植合作社為依托,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和生態優勢,專注研究黃菇娘種植技術,指導農戶科學種植,做好田間管理,不斷拓寬產品銷售渠道,采取『省農業技術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經營模式,實行統一購種、統一育苗、統一田間管理、統一銷售,有效助力了當地農戶增收致富。幾年來,隨著菇娘產業鏈標准化程度越來越高,果子品質不斷提昇,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南方市場。僅菇娘一項,每年可使農戶實現總收入150萬元,到合作社務工的農民可實現務工總收入35萬元。

迎春鎮菇娘種植特色產業日益被當地農戶認可,發展勢頭越來越好。鎮黨委副書記李雲傑說,著力建設『一村一品』是迎春鎮為實現鄉村振興所采取的有效舉措。近年來,迎春鎮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把發展特色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積極主動謀劃特色經濟發展方向,還大力發展鮮食玉米、中草藥、香瓜、小麥、蚯蚓養殖等特色產業,全面拓展經濟增收渠道,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迎春鎮永發村是全鎮有名的『藥村』,這裡的農戶現在種植赤芍、白鮮皮、平貝、蒼株等中藥材的熱情很高。2019年,村裡派員外出『拜師學藝』,掌握了中草藥種植技術。3年來,隨著中草藥產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全村中草藥種植業逐漸發展壯大,村民們也嘗到了甜頭。目前,永發村種植中草藥已達410畝,計劃到2025年種植各種中藥材超千畝,擬建立中藥材初加工廠1處。
借助青岡縣『中國玉米之鄉』的美譽,迎春鎮大力發展鮮食玉米產業。炎炎夏日,廣源現代農業產業聯合社種植園2萬畝鮮食玉米長勢喜人。高洪軍介紹,今年,這個合作社與黑龍江省鄉潤農副產品銷售有限公司合作,把收獲後的鮮玉米直接加工玉米面條,產品主要對接周邊大型商超。種植鮮食玉米可實現每畝增產300斤,通過延伸產業鏈條,鮮食玉米經過深加工每畝可增加效益1200元。

黑龍江洪亮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迎春鎮招商引資引進助力鄉村振興的支柱企業,公司通過與東北農業大學的技術交流和專業指導,發展培育蚯蚓產業,目前已投放蚯蚓苗2萬斤。通過養殖蚯蚓處理農村有機廢棄物、田間秸稈,經過發酵的糞便、垃圾通過蚯蚓消化系統?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轉化成肥沃的蚯蚓糞有機肥。今年,公司通過蚯蚓糞有機肥已種植小麥200畝、種植紫蘇子實驗田15畝。
迎春鎮把特色種植作為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舉措,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指導、資金支持等方式,鼓勵農民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產業。據迎春鎮鎮長李冰介紹,今年,迎春鎮把大力發展經濟及產業項目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著力打造契合自身優勢,增收效果好的特色產業。大力發展農業合作社,以廣源合作社的黏玉米、鑫拓農業種植合作社的甜菇娘、春草茵農作物種植合作社的瓜菜為代表的農業合作社發展到18家。立足成熟產業擴規模,全鎮共種植工業大麻3600畝、鮮食玉米2000畝、甜菇娘400畝、小麥500畝。『搞好新特項目示范,圍繞和牛繁育、中草藥種植、蚯蚓養殖等項目進行示范性推廣,是我們促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今後,我們將繼續走特色產業發展之路,以促進鄉村振興。』李冰這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