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六)
特約記者 張叡格 全媒體記者 宋博文 陳驍 孫一博
『從2019年家裡土地托管給合作社後,我就當上了「甩手掌櫃」,省心又省力!』3月15日,安達市保安村村民董黎君說,『現在政策好了,把土地托管出去也放心,而且不用種地,我出去打工,一年少說能拿回來三四萬塊錢。』
讓董黎君如此省心的,是安達市晟爾瑞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據悉,晟爾瑞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已托管土地超過4000畝,如何合理種植這4000畝土地,保障農戶合法權益,使農業生產托管健康安全運行?
近年來,安達市通過建立健全的土地托管登記管理制度,明確土地托管雙方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等條款,充分發揮村委會作為第三方對土地托管各個壞節的監督、評估作用,及時提出服務需求,降低服務價格,提高服務質量。司法部門也積極參與對各鄉鎮對托管合同進行把關,嚴格執行托管合同,確保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自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以來,安達市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使農機合作社、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專業種植合作社和農事企業等主體積極探索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多種實現形式,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使服務組織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等要素導入農業生產,形成許許多多的托管新模式,促進農業生產托管良性發展。
同時,還通過協調金融機構共同助力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幫助托管主體和農戶爭取貸款。建設銀行利用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等數據,推出農業生產托管貸產品,以免抵押、在線審批、年息最低等優勢,激活市域內金融市場,並將托管代耕地塊全部納入保險范圍,確保出現災情也能夠減少損失,保障托管雙方的經濟效益。實現了多方互利共贏,托管服務規范有序的良好局面。
據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繼續加大托管服務實踐探索力度,進一步完善『土地托管+農村金融+農業保險+糧食銀行』服務體系,推動土地托管在提標擴面上再深化。通過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對接當地龍頭企業,對全市實施土地托管的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提供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實現更大的農業產業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