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3月30日訊 ( 特約記者 高偉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即通過施用配方肥,達到農作物需肥和供肥之間的平衡。一是取土樣測定養分含量;二是對土壤的營養診斷,按照莊稼需要的營養「開出藥方,按方配藥」;三是合理施肥,在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科學施用配方肥。』
3月21日上午,在明水縣光榮鄉會議室內,各村種田大戶正在聽取縣農技推廣中心專家的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授課。
為進一步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讓黑土地吃上『營養餐』,春節過後,明水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科技人員們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加緊進行冬春農田土壤采樣檢測工作;一方面開展科技下鄉備春耕中的技術講座。
『我家的土地吃上了標准化的「營養餐」,玉米每畝增產50公斤,大豆每畝增產40多公斤。』在現場交流中,種田大戶朱柏軍介紹著經驗。
『通過幾年來使用配方肥,土壤的理化性狀得到了充分改善,有機質含量增加了。節本增效了,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了化肥的利用率。這項技術真的太好了。』種田大戶袁明利介紹。
為深入貫徹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發展戰略,保障黑土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昇,受疫情影響,明水縣農業科技人員加班加點對全縣土樣樣品進行采集化驗分析並制作建議卡。分析土壤氮、磷、鉀、有機質和ph值等五項指標,技術人員根據各種采樣地塊土壤養分情況,對主要種植作物施肥水平提出相應的施肥建議,以便更好指導農民購買肥料,科學合理施肥。
講座現場,氣氛熱烈。那麼如何知曉自家的土地的土壤性質呢?工作人員為村民們在發放測土配方卡的同時,還發一個帶二維碼的『黑龍江農富寶』使用說明的小冊子。只要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填入本人的信息,就可以免費查詢自家土地的測土配方數據,根據數據科技人員配肥。種植戶在『農富寶』業務的幫助下可開展科學種田知識學習、農技知識諮詢、農藥查詢等操作。
據了解,以往傳統農業種植方式都是憑經驗施肥,但往往因對科學知識掌握不夠、施肥比例不正確等導致減產等問題的發生。『營養餐』技術的核心就是調節和解決作物需肥與土壤供肥之間的矛盾。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實現各種養分平衡供應,滿足作物需要;提昇肥料利用率和減少用量,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明水縣從2017年以來持續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全縣209萬畝土地吃上『營養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