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安達打好『富農』牌 走好振興路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3-24 字體:

  東北網綏化3月24日訊 ( 岳國君 ) 今年安達市將突出『世界明珠草場』『中國羊草之鄉』『中國奶牛之鄉』特色,全力推進農業農村領域改革,以畜牧業發展推動農民增收,以乳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逐步實現市增實力、鎮增財力、村增積累、戶增收入。

  提昇農業質效。加強與八一農墾大學合作,加快建設國家級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引帶各鄉鎮持續擴建『一鄉一區』,力爭每個種植示范區發展到1000畝。因地制宜發展鮮食玉米、雜糧雜豆等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全力打造『一鄉一園』,力爭每個鄉鎮引進1?2個農產品加工項目,不斷壯大鄉村實體經濟,讓農民就地就業、就近增收;深入實施『寒地黑土』品牌戰略,加快推進『一鄉一品』建設,積極申報『安達黑豆』『安達小米』等農產品地理標志,不斷提昇特色品牌影響力。以發展『兩牛一豬一羊一禽』為重點,制定『兩牛一羊』扶持政策,鼓勵全民養殖,盤活閑置規模牧場,探索養殖托管模式,擴大畜牧養殖規模;積極對接新牛、新希望等龍頭企業,打響安達乳業品牌,重塑安達乳業輝煌,力爭引進乳肉加工企業1家,構建『人、農、場、技、企、宣、銷』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把畜牧業加快建成產業鏈健全、產業優勢明顯、產業地位突出的支柱產業。

  打造美麗鄉村。探索設立環境整治資金管理平臺,積極爭取政策性貸款,重點用於『一鄉一帶』提標擴面,全力打造『乾淨、整潔、有序』樣板。科學選擇改廁技術模式,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紮實穩步推進『廁所革命』;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構建穩定運行長效機制,加強日常監督,有序推進『垃圾革命』。加強任民鎮、昇平鎮、昌德鎮污水處理廠後期運行監管,探索改廁與污水處理同步,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為重點,通過清淤改造種荷花等方式,梯次推進『污水革命』;深入實施農村『四旁』美化綠化行動,新增綠化面積211公頃。完善村規民約,加強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通過村民自治改變陳規陋習,提高鄉村治理水平。

  深化農村改革。重點推進『三個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推進宅基地改革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計劃整合『空心屯』6個,騰退宅基地30公頃,將騰出土地復耕復墾、整理入庫,同步加快未利用地水田開發項目建設,爭取耕地指標跨省交易,為鄉村振興提供資金保障;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改革,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推廣農業生產托管和『4090』種植模式,力爭土地托管面積達到85萬畝;推進農村集體經濟改革,提高『三資』管理水平,研究建立鎮村間招商引資獎勵分成機制,增強村級招商引資積極性,構建以村保鎮、以鎮帶村的經濟發展模式,培植做大村集體財源,力爭全市50%村集體增收10萬元以上。

  鞏固脫貧成果。安達市自脫貧攻堅以來,已投資4.53億元,用於改造『四類人群』危房、建設安全飲水工程、發放困難學生補助、墊付貧困人口醫療資金、減免醫療費用等。全市8個貧困村全部出列。2021年,建成鮮食玉米加工基地,帶動200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900元,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基礎。2022年嚴格按照『四個不摘』要求,保持攻堅態勢,繼續推進金融、就業、消費等扶貧政策落實,確保群眾穩定增收。加強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常態化監測,及時落實防返貧致貧措施。積極對上爭取鄉村振興補助資金7000萬元,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扶貧產業由弱變強、由小變大,增強促農增收作用,完善利益連接機制,防止脫貧戶返貧和邊緣戶致貧。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