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小記者風采

【小記者·投稿】一粒米的旅行——鄭禹聰

來源: 2019-09-02 字體:

——第十中學 二年六班 鄭禹聰

    在今天我參加了一次研學活動,是由綏化市小記者舉行的,我們要進行的是以『走進自然、感知農業、增長知識』為主題的青少年研學教育我們將要深入大自然,『走鄉村、觀稻景、知歷史、味生活』,了解東北的水稻發展歷史,感受現代化大農業的輝煌,學習北大荒人的艱苦奮斗和無私奉獻精神。
    這個稻田公園位於綏化市北林區雙河鎮西南村。這個園子完全引進了現代化種植技術,種植彩色水稻。如果我問你『米飯從哪來的?』你會給出什麼樣的答案呢?是媽媽買的,是大人煮熟的,是農民伯伯種的。如果你只能給我這樣的答案呀,那你可真是弱爆了。
    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通過這次學習,我了解到大米是這樣形成的:第一步是育苗,第二步是插秧,第三步是田間管理,第四步是收割,第五步是晾曬,第六步是倉儲,第七步是加工,稻田公園用了四年打造而成,是朝鮮人將水稻帶到了這裡。從此廣泛使用。
    中國有一百零三萬平方公裡的黑土地,其中的七萬平方公裡的黑土地在吉林和黑龍江,毛澤東主席讓人們吃上了飯。鄧小平爺爺讓人們吃飽了飯。習大大讓人們多吃健康的食品。通過這次研學活動,不僅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更讓我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意義。


編輯:王烈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