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特約記者 鄒建宇

這個夏天,肇東市正成為省內研學關注的焦點——這裡不僅有航空主題公園的開放,還有千鶴島、昌盛村等自然資源與紅色文化的深度融合。一場關於知識、探索與成長的全新旅程,正在肇東火熱上演。
航空科普基地開放,點燃少年飛行夢
6月16日,隨著肇東市北大荒通用機場的科普研學基地和航空主題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天誼研學機構攜手肇東市北大荒機場,為青少年打造了一個集教育、實踐與體驗於一體的創新研學平臺。在這裡,孩子們不僅能深入了解中國航空業的發展歷程,還能親身感受現代科技在航空領域的廣泛應用。
活動現場,一位來自肇東市新立小學的小學生興奮地說:『我從小就想當飛行員,今天第一次坐上模擬飛機駕駛艙,感覺特別酷!老師還教我們認識了機翼結構和導航系統,原來飛行背後有這麼多科學知識。』
肇東市新立小學校長王建表示,希望通過這種形式,激發孩子們對科技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研學』這個詞,近年來頻繁出現在教育領域的討論中。它不僅僅是學生們走出課堂、走進自然和社會的一次旅行,更是一種以實踐為導向的學習方式。而這正是肇東市大力發展研學教育的核心理念:通過互動式、沈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在玩中學、學中悟。
『我們希望將航空科普打造成一個長期品牌項目,讓更多孩子從小接觸飛行知識,甚至未來投身航空航天事業。』肇東市天誼研學機構校長曹燕華說。
自然與文化並重,研學不止於課堂
除了航空主題,肇東還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推出了多個特色研學項目。
據曹燕華介紹,這個暑期天誼研學機構即將打造『從大地到雲端』主題的夏令營活動,帶領學生開啟一場低空、自然、科技研學之旅。
肇東市千鶴島濕地是東北地區東方白鸛的主要棲息繁殖地之一,這裡的濕地生態系統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自然科學學習平臺。『我們帶孩子們觀察鳥類遷徙、采集水樣做實驗,讓他們親身感受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來自哈爾濱順邁學校的帶隊老師說。
一名學生分享了他的感受:『以前只在課本上學過「濕地」的概念,這次親眼看到東方白鶴在蘆葦叢中飛翔,纔知道它們的生活環境有多脆弱。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保護自然。』
走進歷史的長河,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在肇東市明久鄉姚明久紅色研學基地,通過實物展示、情景再現等方式,讓孩子身臨其境地感受那段崢嶸歲月。
參與研學的家長宋悅說:『在這裡,紅色文化不再是書本上的文字,而是觸手可及的情感共鳴,激發了孩子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在肇東市昌盛村生態農業旅游園區,從農耕文化的傳承到生態農業的實踐,讓孩子們感受每一粒種子蘊含的生命智慧,每一次采摘對自然饋贈的感恩。
多方聯動,打造高質量研學體系
肇東將千鶴島的濕地生態、昌盛村的生態農業、北大荒的航空科技、綠馬的射擊體驗以及姚明久的紅色文化完美融合,打造『水陸空』全方位特色研學之旅。愈發成為家長、學校等主體開展研學活動的理想之地,之所以能夠如此豐富多彩,離不開政府、企業、學校以及社會組織的共同努力。
肇東市文旅局副局長董雲蕾說:『我們將繼續推動「政企合作」模式,以北大荒航空科普研學為契機,鼓勵更多優質企業和機構參與到文旅研學中來,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
曹燕華也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期待:『肇東市人文歷史底蘊深厚,濕地保護成效顯著,工農業發展在全省佔據重要地位。未來,將依托本土特色資源,重點打造『航空科技+現代農業、低空飛行、航模、無人機』等特色課程,形成全省獨一無二的研學品牌。』
肇東市的研學熱潮不僅僅是一場短期活動,而是對未來教育模式的一次積極探索。無論是航空、生態還是歷史,這些課程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一代青少年的成長軌跡。
正如一位學生在采訪中所說:『研學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對世界的好奇心,希望以後還能去更多地方,學到更多東西。』
這個暑期,不妨親自來到肇東,在這片土地上用行動詮釋『知行合一』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