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要聞

我市舉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局專場)

來源:綏化日報 2024-12-17 字體:

文/攝 全媒體記者  宋一楓 孫一博 劉華鵬

  12月16日,中共綏化市委宣傳部、綏化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綏化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局專場)。會上,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寶峰圍繞『推動農業強市建設爭當現代化大農業建設排頭兵』作主旨介紹。

  王寶峰說,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黑龍江省的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戰略定位,建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統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加快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經營管理現代化、農業信息化、資源利用可持續化,努力推動農業強市建設。

  為提高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近年來,我市集成『五良』融合措施,實施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推廣大壟雙行、一噴多促、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模式,推進糧食生產基地建設,高標准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70個,建成高標准農田1738萬畝。推動7個畜牧大縣、8個生豬調出大縣發展,擴大養殖規模,實施龍江和牛、大鵝、民豬特色項目,推進畜禽養殖基地建設,規模場發展到598家。堅持設施農業和露地種植雙輪驅動,放大綏化寒地黑土、富硒、綠色等優勢,推進寒地蔬菜基地建設,今年前三季度產量同比增長5%。出臺了《綏化市冷水魚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加大名特優和冷水魚養殖比重,發展寒地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推進冷水魚養殖基地建設,水面面積保持在110萬畝以上。

  以『大企業、大產業』為抓手,做強『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努力構建『5+8』農業產業體系。重點打造玉米、水稻、大豆、肉類、乳品5大重點產業集群;突出建設鮮食玉米、蔬菜、冷水魚、預制菜、中藥材、鵝、漢麻和飼料8個特色產業集群。培育龍頭企業、打造『鏈主』企業,壯大群體規模,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98戶。圍繞產業鏈圖譜,利用農業基地、產業優勢,開展招商引資,延伸產業鏈條。今年1-10月,規上農產品加工業營收突破400億元,全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現場推進會在我市召開。

  統籌推進『四個農業』,提昇現代化發展水平。整市推進智慧農業建設,打造農業大數據平臺,以數字技術賦能糧食增產。運用物聯網、衛星遙感、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無人植保、智能農機作業、農產品監管、農村『三資』管理等多場景應用。全域實行綠色生產,推動建立種養循環發展制度,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發展到1199.8萬畝。推動現代化農業標准體系建設,制修訂《鮮食玉米質量信息追溯規范》等全產業鏈標准,市級農業技術規范達96項。10個縣(市、區)全部落實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頻次,『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追溯體系逐步完善。擴大農產品品牌影響力,依托『黑土優品』省級區域品牌,以『寒地黑土』為引領,圍繞地方特色產業布局,打造8個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8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20個地理標志商標品牌。挖掘定制農業新模式,開展『我在綏化有畝黑土地』定制,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品牌溢價。

  穩步推進改革,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優化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路徑,打造農業托管智慧鏈管理服務平臺,全市農業生產全程托管面積超1000萬畝,『農業托管智慧鏈』入選數字中國建設典型案例。建立健全『三資』管理制度,規范『三資』使用和處置程序,出臺了《綏化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制度》《綏化市加強村集體經濟組織自制憑證(白條)票據管理的意見》,全市10個縣(市、區)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全部開通,與省實現互聯互通,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和項目招投標『應納盡納』。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聚焦預警排查、識別納入、幫扶措施、風險消除等重點環節,有效運行防返貧動態監測機制。瞄准『5+8』農業產業體系主導方向,謀劃開發幫扶產業項目,發展定制農業、推進『菜園革命』,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全力推進穩崗就業,及時發布企業用工缺口及崗位需求,組織對外勞務輸出,提昇脫貧人口就業率。全面落實幫扶政策,用好鄉村振興銜接補助資金,推進『雨露計劃+』,開展『金秋幫扶行動』,確保脫貧成果更加穩固。

  王寶峰最後說,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記囑托、擔當奮進,為綏化農業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