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我們的城(外二章)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7-03 字體:

彭桐
 

  城,是文化築就,還是金錢壘成?城,是人的牢籠,還是精神的牧場?

  城,只有花圃說話,只用車流傳聲,只用高樓迎風作答!

  萬家燈火,眨出一片浪漫和溫情。若有流浪者,抬腳,就刺痛城的眼睛。

  道路縱橫,織就通達的信息網和交融的情感世界。若有失眠者,翻身,就碰痛城的神經。

  城,是一本不斷更新的史書,有說不完的話題,寫不盡的故事。

  城,是一部時時創新的交響樂,偶有等待剔除的雜音,需要再次排練的激情。

  城,是一個胸懷寬廣的大家庭,包容性格與長相不同的兒女出場,演繹各自精彩的人生。

  在城裡打拼的人,把城看作一艘航船,自己是站立船頭的水手。

  在城裡追尋愛情的人,把城看成一座花園,自信擁有一雙采摘玫瑰的手。

  在城裡養生養老的人,把城看作一個鳥窩,自己揮動把朝霞送給夕陽如翅膀般的手。

  斑馬線上,旋起腳的舞蹈;會場上,舉起手的森林……人多成城,眾志成城,城是人的修身殿,人是城的煉心場。

  古代之城,打有戰爭烙印。今日之城,配掛生活胸飾。城頭回望,是歷史的滄桑;城道懷想,是未來在牽引方向。

  你可走進他人之城的懷抱,觸摸它的脈搏,親吻它的心跳。

  你也可擁有自己的城,打造銅牆鐵壁,招募生死與共的人。
 

展翅的雄鷹
 

  看到你,就看到與生俱來的勇氣、力量和自豪,仿佛希望就在眼前。

  看不到你,蔚藍的天空就變得蒼白,蒼白的天空會變得灰暗,灰暗天空下的人和物,會驚慌不安。

  如果說天地之間有神靈,神的線就系在你雄健的翅翼上,靈的光就藏在你銳利的眼睛裡。

  天高任鳥飛,能有多少鳥可飛到你的高度?高山自以為站在河流之上,可是在你的俯矙之中,也只是隨風抖動的小泥丸!雷雨自認為可用閃電和雨幕封鎖人間,阻擋一切飛行,可哪裡知道,你已翱翔在雲層之上,把無邊的雷槍雨箭看成了一排煙幕彈,並隨輕移腳步的雲朵而零星飄散……

  你是高傲的風,並不凌駕一切,也不風卷殘雲,你有冷峻的一面,更多是自由的神往,還有自我歷練的方向……

  你堪稱鳥中之王,只選擇藍天為伴,不屑於接近地面的眾多鳥雀爭食、爭舞、爭寵,爭得棲息的花枝亂顫!

  懂你的人都會仰望、尋找,祈願在內心虛弱的時候,你霍然閃現,拉動心底最敏感的一根弦,奏響迎戰風雲之歌。

  看你,鋼鐵雙翅展開,如同橕開一片新世紀的環寰;再看你,利鉤雙爪騰空,仿佛劃開兩道閃電,讓江河翻湧、奔騰不息。

  哪怕在黑暗的夜裡,昏沈的夢裡,也有你,像亙古的燈、大寫的人!渴望與你如影隨形,生死與共。

  日裡夜裡、夢裡夢外,靜靜與你對視,可讓塵世間所有的懦弱、無助、絕望,全部退縮……一直退縮到遠逝的煙塵之中、封存的歷史背後。
 

痛的哲學
 

  你說人間有痛,痛徹肺腑:某家不幸,跌入漩渦;某人悲慘,墜入泥淖……高懸的月亮,只是彎成銀耳傾聽,不發一言。

  天有情,但天不老,只有它的孩子從幼年走向暮年,據說太陽已有46億歲,太陽也會老;月亮的年齡正在被無數顆心計算,也將在太陽走不動時,拄起天宮拋下的拐杖,失去眼神裡的光。

  其實痛是一切的根源,是生和死都有的紀念。天也有痛,當流星劃過天空的臉龐時;地也有痛,當洪峰劃破大地的胸膛時……國也有痛,家也有痛,痛在樂的背後,就像懮慮藏在幸福的身邊。

  個人的痛,看起來遙遠,與風雨和陽光不沾邊。實則與他人相連,也與天和地相牽。天痛時地能感知,你看烏雲就顯影在水面上;地痛時天能感應,那衝天的大火讓太陽出汗;國痛時,家在震顫,家痛時,國已不安;我痛時,你在鏡前失色;你痛時,我在夢中輾轉。

  山似神,人如樹。一棵樹受傷,照耀它的太陽,輝映它的月亮,會不自覺地把濺起的光斑與痛感,灑在別的樹身上。

  太陽沈入海底,會從另一個水域昇起,月亮落進黑夜,會從另一個夜的門裡走出。一路喊過、哭過的人,也會把痛藏在腳底,在另一個清晨恢復平常的容顏面對天地,迎接日月的洗禮。

  那麼,閱滄桑世事,就如遙看白浪淘沙,觀人間枯榮,就像閑看庭前落花……盡管這麼堅強地說,仍有淚水無言地滑落。

  那麼,就讓該發生的發生,能挽回的挽回,能超越的超越,像面對風一樣面對出其不意、防不勝防湧來的痛之潮,以采日輝月華之眼,以采飛花流雲之筆,把它寫成詩、譜成曲、旋成舞,藝術再現在生命的扉頁上、生活的典籍裡、歷史的檔案中!

  消隱的痛,如時間的結痂,泛著歲月的光。月無言,看月的人,終將無怨。

  殘陽如血,星落如淚。風雨掠過,天地依然繁花似錦,人間仍是一片生機勃勃。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