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快樂的村姑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7-03 字體:

王文山
 

  我的二妹、三妹、老妹和她們從小在老屯一起長大的幾個小姐妹突發奇想,建起一個『村姑快樂群』,喊出的口號是『我娛樂我健康,找回青春好時光』。

  按照這個宗旨,她們每年有計劃的開展活動,原則是『忙時乾活掙錢,閑時參加娛樂活動。』其項目和內容有四:首先,進縣城到老年大學去自費學習,練唱歌、學跳舞;其二,參加村裡廣場舞表演和扭大秧歌;其三,隔三差五到城裡飯店聚餐,改善生活。飯後去唱卡拉OK,放松心情;其四,去大城市公園或景點游玩、拍照。我聽說後不可思議,給她們潑冷水道:『你們這麼乾,不怕村裡人說三道四嗎?』她們理直氣壯地回答:『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們走得正行得端,不怕別人背後亂嚼舌頭。』

  『大哥,你是看著我們長大的,二十幾歲時我們相繼結婚成家,前三十年受傳統禮教和世俗觀念束縛,基本上是循規蹈矩的活著。年復一年,追星星趕月亮的拼命種地、養豬養雞,相夫教子、生兒育女、孝敬老人,維系小家庭正常生活。忙得頭不抬眼不睜,像個陀螺似的團團轉。至於文化娛樂,乾脆就是個零。全是為家人活著,把大好的青春年華都無私奉獻給了家庭、子女、老人,唯獨忽視了自己。近些年來,農村富裕了,農民心順了,農民腰包鼓了,小日子芝麻開花一年強似一年,過上了吃穿住行樣樣無懮的幸福生活。如今,我們完成了一個妻子、一個母親應盡的義務和使命。從『一線』退居『二線』,有時間搞搞娛樂活動。找點精神寄托,好好為自己活一把。』

  『再說,為自己找樂,調整身體狀況,這錢花得值得。把體格養得棒棒的,不鬧病災兒的,多活幾年,享受享受幸福的新生活。不給家庭和兒女添麻煩,這一舉幾得的大好事兒,全家人都舉雙手贊成,甘願當「粉絲」。聽其言,觀其行。平時我也十分關注「村姑快樂群」的動向,檢驗她們活動的成效。』

  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這幾年的折騰,她們都神氣十足,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收獲滿滿。

  過去從沒唱過歌、跳過舞的,如今學會了唱歌跳舞;過去在人前說話都紅臉的,現在不僅敢唱,跳舞也不拒人多人少;過去胳膊腿兒不會動彈,眼珠子不轉轉的,這陣子扭秧歌、跳舞動作靈活、順溜多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還在網上秀絕活兒曬表演,儼然成了村裡的文藝骨乾,小有名氣的文化人兒啦。新春佳節,三姐妹聯合起來,舉辦家庭春晚。兒子、媳婦、侄男外女齊上陣展示纔藝,唱歌、跳舞、說快板、演小品和二人轉,吸引左鄰右捨都來看熱鬧。

  通過唱歌、跳舞、扭秧歌,人的精神狀態好了,心情舒暢了。

  『村姑們』找樂兒不僅找回了美好的青春,提昇了個人的精氣神,還找來了每個家庭的榮譽。每年『村姑快樂群』的成員都被村裡評為『鄉村振興先進家庭』和『十佳文明戶。』

  『村姑們』追求快樂生活,不僅給村裡婦女帶了好頭,樹立了榜樣,還改變了村風民風,促進了鄉村振興。事實證明,全面健康小康也好,鄉村振興也罷,沒有人的思想文化觀念的改變,一切都是空話。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