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青岡農產品期貨交割促農增收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6-13 字體:

董新英
 

  青岡縣現有4家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的農產品期貨交割庫,是國內縣級設立農產品交割庫數量較多縣。首家是2017年4月批准設立的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淀粉交割庫。此外,還有2019年3月批准的黑龍江源發糧食物流有限公司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交割庫,2022年9月批准的黑龍江源發糧食物流有限公司大連商品交易所黃大豆1號交割庫,以及2022年10月批准的京糧龍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淀粉交割庫。在青岡縣,農產品期貨交割業務呈集群和『矩陣』發展勢頭,對相關產品市場價格形成的影響力逐步顯現。

  玉米是青岡縣主要農作物,玉米行情和價格直接關系到農戶的收益。青岡縣利用期貨市場特有的價格發現和避險功能,指導農戶、合作社和企業采取『期貨+定制』模式,讓農民實現保收和增收。

『期貨+定制』為農保收增收

  眼下,玉米和大豆不定期運輸到位於青岡縣的黑龍江源發糧食物流有限公司交割倉庫,公司總經理劉勇介紹,玉米交割庫的最低保障倉容是5萬噸。

  劉勇說,期貨的作用是價格發現。去年糧食收獲季,他一直關注玉米價格走勢並研判有可能下跌。青岡縣昌盛鎮南崗村農戶姚玉柱在新糧上市後仍看漲春節前的玉米行情,但為防止價格下跌帶來收益減少,與源發物流簽訂了保值溢價合同,當時玉米現貨價格0.96元/斤,源發物流在給予保底價格0.93元/斤的基礎上,承諾漲過0.96元/斤以上的紅利全部補貼給農戶,最後姚玉柱在春節前完成點價,當時玉米現貨價格已經跌至0.83元/斤,農戶成功鎖定了0.93元/斤的售價,實現增收20萬元。

  據劉勇介紹,『期貨+定制』有三種模式促民增收。一是定制鎖價保收。交割庫受托管理企業指導農民計算種植成本,分析當前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並根據每日期貨盤面價格向農戶預報一口價收購價格,農戶認可價格後,雙方簽訂遠期購銷合同,幫助農戶提前鎖定種植利潤。二是保底溢價促收。企業根據期貨價格所確定的遠期購銷價格,下浮一定金額作為保底收購價格,下浮的費用用作購買看漲期權,此方案既可幫助農民規避市場價格下跌風險,亦可享受市場上漲所帶來的額外紅利。姚玉柱便是利用了這種模式實現增收20萬元。三是循環銷售增收。糧食收獲前,若市場價格低於協議價格,農戶可按市場價買回之前所售糧食,與企業共同獲得差價收益,並根據市場行情循環進行賣出、買入。總之,選擇采取『期貨+定制』模式有利於農戶規避市場風險,實現糧食銷售的『保底』。

  通過『期貨+定制』模式,既保障了農戶的種植效益,又向前延展了農戶售糧時間,避免了紮堆賣糧對當地糧價形成衝擊。

  綏化市委常委、青岡縣委書記袁成寶說,青岡縣以農產品期貨交割庫為依托,探索推進『期貨+定制』模式,引導農戶不能只顧低頭種地,還要抬頭看市場,培養農戶特別是種植大戶的現代金融意識,合理利用現代金融工具有效應對糧食價格波動給農民帶來的影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培養了一些種植大戶借助期貨這一金融工具實現了保收增收。

交割庫實現集群發展

  為什麼青岡縣能夠被批准建立4個指定交割倉庫?劉勇介紹,期貨交割庫都是依托有實力的企業建立,體現了企業在業內的綜合實力和權威性,可以引導企業在期貨市場上發現價格、規避風險,有助於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增強企業在行業內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同時還可以為企業節約資金成本,帶來倉儲收益。

  對於4個不同品類的交割倉庫在青岡縣建立,袁成寶用『水到渠成』來形容。他告訴記者,青岡縣是玉米主產區,早在1999年,全國玉米加工行業龍頭企業——山東諸城興貿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在青岡縣投資成立了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青岡的玉米產業圖譜已是水到渠成。被批准的這4個交割庫包括一個玉米交割庫,還有2個玉米淀粉交割庫都依托於玉米產業的發展。

拉動產業融合發展

  今年3月,源發物流公司與青岡縣富饒村同富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達成合作意向,合作玉米種植面積為5000畝。經過合作社初步測算,新季玉米種植成本為0.82元/斤(以30個水潮糧計算),目標銷售價格為每斤利潤0.06元以上。此外,合作社認為待到期貨價格跌至種植成本線附近,即可選擇獲利平倉,因此雙方達成了在收獲季節前按照0.82-0.88元/斤循環銷售、買入的策略,以此增加收益。劉勇介紹,截至目前,源發物流已與域內8個合作社達成意向,涉及農戶380戶,合作面積2萬餘畝。

  劉勇說,『期貨+定制』模式的推進有助於農業服務平臺的建立,通過完善供應鏈對接『鏈』上資源,讓農戶賣糧價格更高,讓用糧企業買得更便宜。同時,農業縣區倉儲資源豐富,交割庫有倉儲容量的要求,通過建立交割庫,能夠喚醒沈睡的倉容,盤活糧食倉儲企業。

  袁成寶對玉米交割庫促農增收有很深的期許。他說:『玉米交割庫是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金融載體,通過積極開展線上和線下的培訓,讓農戶利用期貨工具來規避市場風險,實現保收是基礎,實現增收是目的。』目前青岡縣建立了不同品類的交割庫,呈現出產業集聚優勢,對有實力的國有企業有很強的吸引力,希望以此帶動龍頭企業投資青岡,吸引產業資源布局青岡,有機融合上下游資源,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拉動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昇級。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