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昌五鎮特色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來源:綏化日報 2023-02-23 字體:

  東北網綏化2月23日訊 ( 特約記者 霍永祥 ) 近年來,肇東市昌五鎮用特色產業『說話』,將資源優勢延伸為產業優勢,將產業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加速推進鄉村振興,實現產業興旺村民富,生態宜居鄉村美,農業有前途農民有奔頭。

  劉浩河是昌五鎮二街村種糧大戶,憑借自己對家鄉的熱愛、對農業發展的滿腔熱忱,乘著國家惠農政策返回家鄉創業,將兒時的夢想變成現實,成長為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我們通過不斷引進新品種,采用種肥同播、配方施肥、一噴多防、無人機植保作業等「智慧」農業技術,讓種田托了底,讓黑土地變得更肥沃。』劉浩河說。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金黃的玉米棒被送進脫粒機中。劉浩河蹲在玉米堆前,拿起幾穗玉米棒高興地說,『現在種田需要年輕人,鄉村是個大舞臺。去年平均畝產達到一千八九百斤,較往年提高10%左右,有新品種新技術助力,挑上了「金扁擔」,現在種糧越來越帶勁兒了。』近年來,劉浩河『紮』進莊稼地裡瞄准科學種田,從選種、播種、田管入手,不斷近距離接觸新品種與新技術,積極打造『示范田』;立足開展機械化、實現『耕、種、防』作業,大幅度提昇糧食產量及品質,獲得越來越多農民信任。『玉米免耕種植與傳統耕作模式相比較,不僅解決了秸稈綜合利用,還減少了化肥農藥投入,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起到了蓄水保?、培肥地力的效果。』劉浩河說,他今年預計流轉土地7100畝,采用玉米免耕種植技術,實現畝產糧食2000斤,用新模式打開『新農人』賽道。

  昌五鎮依托域內玉米資源豐富、區位明顯、交通便利等優勢,不斷做大做強玉米生化深加工、畜牧養殖等產業,在玉米『吃乾榨淨』上做文章。圍繞『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不斷延鏈補鏈強鏈,深化數字賦能、加工增值、品牌建設,讓農民在鄉村振興中『唱主角』『挑大梁』。積極探索『直播+』新模式,助力更多農產品『好貨』走出去,促進鎮域經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通過推廣秸稈還田離田、免耕播種等裝備和技術,對保護性耕作農機具優先補貼。並多渠道培養土專家、田秀纔、農狀元、鄉創客,打通農業科技服務『最後一公裡』,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助力糧食豐產、農民增收。同時,抓住一株玉米『從頭到尾』循環利用,發揮向前村食用菌、昌平靈芝基地、昌盛村農業生態觀光園等『一村一品』特色,做優一產、做精二產、做活三產。現在,『原字號』玉米在昌五鎮不僅是普通糧食,還是賴氨酸、燃料、飼料等,實現了從賣產品到賣品牌的華麗轉身,構建起『縱向鏈條延伸、橫向關聯緊密、種養加循環』的玉米產業發展路,讓黃燦燦的玉米煥發出『金子般』的高效益。

  眼下,昌五鎮圍繞過腹增值、種養結合,促進飼料企業和養殖業擴大轉化量,促進玉米就近加工轉化,2700戶農民由『貓冬』變『忙冬』,讓老百姓在玉米產業中收獲『穩穩幸福』。『玉米作為蛋雞養殖的主要飼料,我們從本地村民手裡購買,解決了不少農民銷售問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養雞大戶王慶國介紹。走進雞捨內看見一排排雞籠整齊排列,一只只精神抖擻的蛋雞正在歡快嘬食、喝水,實現蛋雞住在『別墅』裡、雞蛋跑在『賽道』上。近年來,王慶國通過引進自動蛋雞養殖設備,采用先進的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了溫度、通風、飼喂、雞蛋采集、雞糞清理等環節輸送的自動控制和調節,既省時省心、降低了養殖成本,又使蛋雞產蛋率和雞蛋質量實現雙提昇,更保障了消費者的健康,提高了市場競爭力。目前,該養殖場年存欄蛋雞4萬多只,年消耗玉米230萬斤,雞蛋遠銷北京、廣東等地超市和農貿市場。

  2月10日,肉牛大戶孫學勇還忙碌在牛捨內顧不上『冬閑』。『現在肉牛存欄260多頭,由於政府實施了「秸稈變肉」工程,讓秸稈變廢為寶,肉牛養殖成為村民致富產業。』孫學勇介紹,一頭肉牛大概一年需要消耗3噸左右秸稈,當地豐富的玉米和秸稈資源為肉牛養殖業提供了充足的飼料供應,又解決了玉米秸稈廢物利用的難題。在金安村,除了整齊的現代化牛捨,一棟棟大型乾草棚、青貯窖十分引人注目,能夠儲藏大量秸稈用於制作飼料,打開了肉牛養殖大格局。近年來,金安村通過以點帶面,積極鼓勵農民參與養牛致富,使肉牛養殖越來越『牛』。目前,全村有肉牛養殖戶53戶,肉牛存欄達到1600多頭,成為遠近聞名的肉牛養殖基地。近年來,昌五鎮以集約化、品牌化為抓手,推出系列創新舉措,做大做強畜牧養殖特色產業。通過『政府+企業+合作社+養殖戶』等模式,推動畜牧養殖業向規模化轉型昇級,形成了技術培訓、疫病防控、飼料獸藥、倉儲運輸、包裝銷售等一條龍的產業化新格局。目前,昌五鎮蛋雞存欄達到120萬多只,肉牛存欄達到1.1萬頭,生豬存欄達到4.2萬頭,成為帶動鄉村振興和現代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特色產業不僅僅是鼓「錢袋子」,還要有個美好的生活環境,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這幾天,肇東市昌五鎮昌盛村黨總支書記謝會志,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謀劃鄉村振興工作。舒適宜人的生活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走進昌五鎮四街、昌平、一街、五井等村屯,總能看到整潔乾淨的街道、蓬勃發展的產業、熱情洋溢的群眾,『好習慣』成就了村屯容貌『高顏值』,讓村屯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大變樣』。為推動村容村貌由乾淨向美麗昇級,近年來,肇東市昌五鎮采取『鎮黨委帶動、村黨總支推動、黨員促動、黨群互動』模式,推進建立鎮、村、屯三級上下聯動的人居環境整治管理體系,形成一級抓一級的工作局面。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一綠化一保潔』為抓手,持續深入抓好抓實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通過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集中處理的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傾斜資金幫助巨寶、金安、四井三個村完成畜禽糞污治理及資源化利用。目前,昌五鎮12個行政村全面配備垃圾桶及收運車輛,並建設了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和畜禽糞污收集點,大幅度提昇了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編輯:王烈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