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的話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經過多年來的積累,綏化具備了擴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開放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主體日益增多,出口層次逐步提高,產業集群星羅棋布,形成規模,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多措並措,齊頭並進,贏得主動、搶佔先機,為建設開放龍江作出綏化貢獻,正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區域開放新高地。
人勤春早,催人奮進。我市各工業企業馬力全開,抓訂單、拓銷路、忙生產,衝刺首季『開門紅』,寒地黑土新綏化充盈著盎然生機,昇騰起澎湃活力。
近日,記者走進綏化經開區以及部分縣(市、區)開發區,感受熱火朝天的脈動。
新春吹號角衝刺『開門紅』
文/攝 特約記者 段洪偉 全媒體記者 廉 紅

2月7日,綏化經濟技術開發區。
黑龍江天有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電子工業園,大門口運輸原料、產品的車輛川流不息;車間裡,儀表組裝、檢驗、包裝等生產線有條不紊、忙碌有序。
公司董事會秘書張智介紹,2022年,隨著公司新能源車型及海外客戶量產產品的不斷增加,公司收入增速明顯,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0億以上,同比增長超過50%以上。
春節期間,我市廣大工業企業復工積極性高、啟動速度快,呈現出齊吹衝鋒號、奮奪『開門紅』的火熱狀態。截至目前,我市規上工業企業應復應開率達到93.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約4個百分點。預計2月10日後,規上工業企業應復應開率將達到100%,為我市實現首季『開門紅』打下堅實基礎。
市工信局提前謀劃精准調度,強化惠企政策宣傳,進一步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全力穩定首季規上工業基本盤,確保工業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促進企業穩產滿產。組織指導各縣(市、區)加強對春節期間連續生產工業企業的運行監測,對企業反映出的苗頭性、趨勢性問題做好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解決。全力保障企業物流運輸暢通,切實保證企業穩產滿產。省《關於推動全省經濟全面恢復增長若乾政策措施》印發後,市推動工業經濟發展專班高度重視,迅速傳達至各縣(市、區)和經開區工業主管部門,運用多種方式廣泛宣傳,確保企業全部掌握了解。還積極應對防范嚴寒天氣,抓好工業領域防范、應對、保障各項工作,及時提示提醒企業做好極寒天氣下生產設備、車輛等的維護和保養,防止出現因低溫導致生產設備損害而引發安全事故,確保企業安全運營。
市縣兩級領導乾部持續開展包聯服務企業機制,積極開展『敲門行動』送政策、解難題,各級領導主動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面臨的問題困難,關心企業員工在嚴寒天氣下的生產生活環境,及時指導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排查,確保企業在春節期間生產安全,產能釋放充分。
據介紹,天有為今年計劃進一步挖掘發展潛力,在銷售方面全力開拓國內外市場,在研發上持續加大新產品的研發投入力度,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不斷推進產品昇級、技術迭代,牢牢把握行業技術發展的主動權,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高市場佔有率,持續提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加客戶黏性。在產業鏈協同方面,繼續通過與中國臺灣友達、德國大陸電子等世界知名企業持續開展深入合作,持續推動汽車電子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從而確保企業經營業績實現『開門紅』,預計今年一季度收入可以達到6億元以上。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趕訂單,確保首季開門紅。
2023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障穩定生產,提昇產品競爭力,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之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結合實際,統籌安排,精心謀劃,認真總結和分析過去一年生產管理和項目建設的成功經驗,對照業務規劃,明確發展重點,衝擊首季度開門紅,從『人、機、料、法、環』主要生產要素著手,抓住影響穩定生產重點工作,確保生產線安全、穩定,滿足銷售需求;創新技術,對標行業先進,不斷提昇發酵水平,推動技改項目措施落地,提昇現有產品競爭力;充分利用數字化平臺,加強生產管理效率,實現生產過程『可視化、透明化』;繼續挖掘對數據的深化應用,實現數據驅動業務,數據賦能管理,尋找可優化空間,提高設備利用率、能耗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開放學習,精准對標,以問題為導向,提昇生產、質量、設備、安環等方面管理水平。總結經驗,加快新項目推進,加強外部合作,加快戰略產品儲備。
衝刺首季開門紅,新和成預計各產品線均能穩定生產,實現滿產、超產的目標,各產品線綜合成本達到領先水平。
同樣,位於青岡縣玉米產業園區的京糧龍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衝刺首季開門紅,同樣信心滿滿。該公司主要生產產品種類有玉米淀粉、L-乳酸、玉米蛋白粉、噴漿玉米皮、玉米胚芽餅等,2022年銷售收入30.77億元;繳納稅費4497萬元。
京糧龍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王術山介紹說,春節期間,我們京糧龍江公司沒有停機,一直有序生產,市場銷售情況良好。今年,企業將認真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繼續往生物經濟發展,擴大產能,全力滿足市場需求。2023年第一季度預計收入8億元,產值8.7億元,繳納稅金1100萬元。
開局即決戰,起步即衝刺,相信在在市委、政府的政策加持下、眾企業家的共同努力下,將促進全市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取得工業經濟首季『開門紅』,為實現我市2023年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目標起好步、開好局。
鼎匯生物搶抓復工好時機 衝刺新年『開門紅』
文/攝 全媒體記者 孫一博

2月2日下午,北林區高新區的綏化鼎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隆作響,一袋袋飼料通過機器裝袋打包,被傳送帶送往存貨點,一袋袋飼料整齊地堆滿了倉庫,到處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在二樓中控室,工作人員緊盯屏幕,實施檢查各項數據指標是否正常,窗外能夠直觀看到工人控制機器生產全過程。
鼎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仇立軍介紹,公司從初五就開始機器檢修維護工作,初七全體員工全部到崗,到崗後就開展安全生產和業務培訓,幫助企業員工迅速恢復到工作狀態中。年後,企業的客戶量和訂單量增加,相比去年1月增長了30%左右,企業將繼續招聘員工,擴大生產力,努力完成積壓訂單,圓滿完成生產任務。
仇立軍表示,企業節後復工復產緊鑼密鼓,加大力度衝刺開門紅。公司一直秉承科技為先、創新驅動的制造理念,人員不在多而在精,新年過後將繼續擴大產能,爭取在覆蓋東三省之外繼續開拓新市場,實現企業大跨步發展,為推動市域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蘭西:『項目為王』推動產業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文/攝 特約記者 李奇峰 全媒體記者 王宏妍

2月2日正月十二,蘭西縣開發區工程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施工作業。
蘭西縣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雙輪驅動』抓招商,『四到服務』促落地,全力推動產業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全縣實際利用內資達到18億元,同比翻了一番,簽訂外資合同200萬歐元,利用外資實現『破零』目標,開啟開放發展的嶄新局面。
蘭西『深挖存量』,通過騰退嫁接、對接改項、以商招商等多種方式,成功盤活了閑置多年的4個撂荒項目。
盤活雨潤項目,引進北旺食品100萬頭生豬屠宰及5000噸肉食品加工項目,已於去年10月份建成投產,當年實現產值2億元,今年預計可屠宰生豬100萬頭以上,實現產值20億元;盤活育蘭牧業,引入3萬頭奶牛標准化養殖及15萬噸乳制品加工項目,於『五一』前開工建設;盤活立信食品,引入成都北大荒集團中央廚房項目,已完成廠房內部設計;盤活中亞黑木耳加工項目,成功引入豬血蛋白提純和肉雞全產業鏈示范園項目,1億只雞雛孵化項目正在安裝設備,4000噸豬血蛋白項目正在設計中,預計春季開始建設。
蘭西把『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作為檢驗營商環境的重要標准,縣級領導包聯、專班推進、駐企服務、限時辦結,極大地提高了項目落地效率。
藍之潤大豆深加工項目僅用128天,就實現了當年簽約落地、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產達效;多次現場辦公,及時解決牧原生豬、北旺食品、鼎豐食品、大潤牧等項目過程中的實際困難;用一個月時間,完成德國公司對蘭西雲天麻坊增資入股200萬歐元的公證、認證等利用外資全部手續,跑出了蘭西速度。
把『資源換產業』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蘭西引進京能集團投資120億元建設145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同時出資8億元為蘭西配套建設榆林食品工業園,一期項目已於去年9月中旬開工建設,入駐企業7家,預計今年6月30日前投入使用。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蔬菜加工企業達到100家,實現蔬菜產業百億產值目標。以食品工業園區為牽動,2022年落地開工產業項目17個,其中有5戶已建成投產;新增規上企業8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幅16.5%,進入全市第一方陣。
突出優勢 延伸鏈條 打造矩陣
安達高質量項目建設助推縣域經濟發展
東北網綏化2月9日訊 ( 全媒體記者 趙洪秋 ) 安達市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恆抓招商、上項目、延鏈條、強園區、優服務。2022年,安達實際利用外資、實際利用內資、固定資產投資、省市重點項目『四率』位居全市首位,全國最具投資熱力百強縣排名躍昇至第43位。
這個市堅持把化工產業作為立市富市強市的第一產業,突出延鏈補鏈強鏈,持續構建新石化、新醫藥、新農化、新染料及新日化『五新』產業集群。2022年,化工企業總產值達到134億元。其中,以吉地油服、佳宜宏大為代表的新石化產業鏈,企業達到26家,產值實現60.88億元;以豪運、輝煌為代表的新醫藥產業鏈,企業達到11家,產值實現15.83億元;以雲天化、米高為代表的新農化產業鏈,企業達到23家,產值實現38.15億元;以博航、信維源為代表的新染料及新日化產業鏈,企業達到3家,產值實現2300萬元。2023年,計劃新上興達化工產品儲運、博航環保型高牢度分散染料、吉翔農化醫藥中間體、凱倫達碳酸甲乙酯、萬邦達康寬中間體、恆新藥業托匹司他等項目,化工產業總產值預計突破180億元。在實現2022年新增15家規上企業的基礎上,預計今年新增規上企業5家,總數達到78家。
這個市按照精准定位招商方向、精准鎖定招商對象、精准開展招商活動的原則,成功吸引投資70億元的華能百萬千瓦級基地、投資50億元的興達化工產品儲運、投資16億元的華清農業水田開發等大項目落戶安達。2022年,簽約產業項目60個、簽約額195.8億元。把園區當作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全力抓好安全環保本質提昇,鞏固全省唯一縣級『油頭化尾』戰略實施主體功能區優勢,努力向國家級園區邁進。目前,園區企業已發展到159家、項目238個,總產值達到230億元。預計2023年園區總產值可突破280億元,力爭到『十四五』末園區產值突破500億元。市級領導、科級乾部和駐企專員實行『三位一體』服務機制,常態化深入園區重點企業。
省級認定數字化(智能)車間26個,認定數量居全省第二位
我市『數字化車間』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東北網綏化2月9日訊 ( 全媒體記者 許宏偉 ) 近年來,我市廣泛應用數字信息、生物科技、低碳循環等新技術新手段,大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做好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兩篇文章,以數字賦能制造業補鏈延鏈強鏈,圍繞產業數字化『脫胎換骨』轉型昇級一批傳統優勢產業,推動企業以數字化、綠色化為核心的技術改造,加速全市制造業實現蝶變躍昇。截至目前,我市省級認定的數字化(智能)車間數量達26個,認定數量居全省第二位。
隨著國家經濟進入轉型昇級階段,數字化轉型成為我國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市搶抓這一產業昇級的重大機遇,支持鼓勵玉米生物發酵、食品制造、機械電子、醫藥化工等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2018年以來,全市已建成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糖數字化生產車間、黑龍江天有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儀表電路板貼片加工車間和肇東市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液態奶生產車間等26個省級認定的數字化(智能)車間,認定數量高居全省第二位。通過數字化(智能)車間建設,企業的智能技術裝備水平、生產過程自動化、物料配送自動化、企業生產數據互聯互通、產品信息追溯、車間環境管控、綠色制造水平等環節均大幅度提昇。
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糖數字化生產車間主要生產食用葡萄糖用於外銷,還生產液體葡萄糖作為原料供公司內部其他車間使用,是黑龍江新和成生物發酵產業園中的關鍵生產車間。車間生產控制系統包含了液化蒸發一體化、碳爐碳柱、色譜、離交、納濾等大型成套自動控制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故障率低。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極大降低了在數據傳輸上浪費的時間,提昇數據的及時性,減少人為原因造成的數據丟失、數據偏差,實現數據的可追溯性。
黑龍江天有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僅2017年度到2019年度期間就投資4000多萬元,進行建設汽車儀表電路板貼片加工車間(即SMT數字智能化車間),共計建成了18條數字智能化SMT生產線,通過將自動化生產和輔助生產設備根據工藝順序進行結合,能夠在無人(或少人)乾預的情況下,按規定的程序或指令進行操作或控制,自動完成產品全部或大部分生產制造過程,從而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良品率。相對於傳統的人工操作模式,SMT數字智能化車間可以縮短產品生產周期,平均縮短生產周期3個小時以上。經過企業自行測算,采用數字智能化車間生產後,產品合格率相比以往傳統模式提高了12%,但成本卻降低了,其中設備的損耗率缺降低了7%、設備的年均維護費用減少了18萬元左右。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產品日產量以及利潤也有了大幅提高。近年來,隨著SMT車間的數字智能化的推進,直接帶動了其他相關工序車間規模的擴大,拉動了其他車間新設置了眾多關聯性和技術性崗位,人員的需求量達到了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