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國內要聞

2022年就業如何『穩』?

來源:綏化日報 2021-12-20 字體: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新華社記者 姜琳 黃浩苑 黃興)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2022年,就業基本盤如何穩?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青年就業問題怎麼解?

  強化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

  『經濟下行壓力,首當其衝影響就業。經濟穩,就業就穩。』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把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宏觀政策優先位置十分關鍵。

  2021年,中國經濟穩步復蘇,企業生產經營逐漸恢復,線上線下招聘熱度明顯回昇,就業市場持續回暖。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207萬人,超過全年預期目標。11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分別低於2020年、2019年同期0.2、0.1個百分點。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數量三季度末已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就業保持總體穩定的基本盤,根本在於黨中央堅持把就業擺在「六穩」「六保」首位,為穩就業保就業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就業信息處處長徐可立說。

  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重要判斷。會議提出,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

  『這要求我們在宏觀政策上堅持就業優先,切實把就業指標作為宏觀調控優先考慮的方向,推動財政、金融、投資、產業等政策聚力支持就業,增強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讓經濟增長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體。』連平說。

  專家表示,2022年,要在『穩』的總基調下,注意構建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的良性循環,推動就業崗位擴量提質。比如優先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產業;在實現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過程中,注重培育就業新增長極。

  穩崗位擴就業,健全靈活就業保障政策

  12月的深圳,溫暖如春。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車間加足馬力生產,工人們正在緊張忙碌。

  『疫情等外部環境復雜變化,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政府關鍵時候的支持,讓我們緩解了壓力,穩定了員工隊伍,更堅定了投資擴產的信心。』公司人力資源高級經理林超表示。

  通過社保減免、適崗培訓等,欣旺達經營壓力得以緩解,並在動力電池新賽道創出佳績,經營業績全面上昇。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6.6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1%,目前在職員工超過3萬人。

  企業等市場主體承載著6億人的就業創業。2021年,我國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根據人社部數據,1至9月共發放就業補助資金672億元,向161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151億元。真金白銀,為穩就業提供了堅實支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新的減稅降費,幫助他們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減負紓困、恢復發展。近期央行降准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等,都對勞動力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

  新就業形態被稱為穩就業的『蓄水池』,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2億人。會議要求,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

  『要及時補齊勞動權益保障的短板,讓靈活就業成為增強勞動力市場彈性、進一步促進就業的有力抓手。』重慶社會科學院教授文豐安說。

  抓好重點群體,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

  據教育部統計,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首次突破千萬人,達1076萬人,總量和增量均為近年之最。此外,受國際疫情影響,這兩年返回國內就業的海外留學生不斷增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解決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問題』『抓好重點群體就業,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

  『青年就業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的。部分高校畢業生想去的崗位去不了,制造業企業想招的人招不來,技能人纔特別是高技能人纔缺口較大。』連平分析說。

  『我們2022年的訂單已經敲定,預計招聘人數不會低於2021年的3000人。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招不到合適人纔。』重慶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何勃告訴記者,隨著轉型昇級加快,企業產生了供應鏈管理、精密模具制造成型等一些新崗位,對人員素質的要求相應提高,亟待補充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纔。

  專家表示,促進青年就業、破解勞動力供需的結構性矛盾,需要通過調整人纔結構、改善教育專業設置、轉變就業觀念等多管齊下。

  連平建議,一方面要開拓崗位、優化供給、強化服務;另一方面,也要在青年職業引導和培訓上下功夫,鼓勵崗位下沈,加大基層社區崗位開發,讓青年到更廣闊天地發揮纔乾。

  農民工也是就業重點群體之一。我國有農民工約2.9億人,他們能否穩定就業,事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

  『對大城市而言,應強化公共服務和權益保障,促進農民工市民化;對基層部門來說,應摸清脫貧人口就業底數,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培訓。技能水平提高了,就業創業的空間就能大起來。』文豐安說。


編輯:劉聰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