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在肩接續為前
望奎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特約記者 崔硯澤
望奎縣,2007年被確定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1年被確定為大興安嶺南麓連片特困地區縣。經過幾年的攻堅爬坡,幾年的砥礪前行,幾年的真幫實扶,2017年3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1.08%,2019年剩餘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並獲得全省2019年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壓實主體責任鍛造攻堅之魂
脫貧攻堅是勢如破竹的攻堅戰,鄉村振興就是持之以恆的持久戰。望奎縣委縣政府把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時刻保持攻堅態勢。
先後召開縣委常委會、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會、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會,組織學習會、培訓會、推進會、調度會,壓實落靠黨委政府主體責任、行業部門分工責任、駐村結對幫扶責任,全縣上下鉚足一股勁,對標對表、履職盡責、夙夜攻堅、共謀振興。
戰線領導分工負責、包鄉鎮領導包保負責,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就是要抓到位、管到底;年富力強、善打硬仗、樂於奉獻的年輕黨員乾部主動下沈,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讓黨旗在鄉村振興一線高高飄揚;各級黨員乾部全員上陣、不辭辛苦,廣大幫扶乾部堅守崗位、無私奉獻,全縣上下同心、整體聯動、密切協作、全心全意為振興。
鞏固保障民生鑄牢脫貧之基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望奎縣把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政策作為底線任務,統籌抓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等成果鞏固提昇,勾勒出美麗富裕鄉村的新畫卷。
住房問題乃民生頭等大事,針對全縣脫貧戶、邊緣戶、監測戶開展質量安全排查,維修改造各類危房407戶;教育是振興的持續動力,全面落實貧困家庭學生『五免五補一貸』政策,不讓每一個孩子因貧失學,更不讓每一個家庭因學致貧;醫療保障一站式結算、先診療後付費、上門送醫為群眾分懮解難,打通了醫療服務『最後一公裡』;吃上水,更要吃上放心水,投資2500萬元,打新井、建新網、補新戶同步進行。住進了暖屋子、吃上了自來水、修上了白色路,生活美了,老百姓的心氣順了、乾勁足了,日子更有奔頭了。
產業致富蝶變
夯實振興之本
望奎縣把產業興旺視為興縣之基、強村之本、富民之源,以『招商引資+原生企業』打出帶富『組合拳』,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可參與、人人能分紅,讓農業真正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為了帶領村民走出致富路,乾部們放得下面子、磨破了嘴皮子,百轉千回,終於引得鳳凰來。天之源大窯飲品、金嶼糧油大豆等深加工企業成功簽約,妙香山10萬千瓦風電、農林生物質熱電即將建成並網,大項目落地為產業振興提供了強勁的續航動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內引外聯,做大產業,以雜糧雜豆、食用菌、中草藥、樹莓等特色種植為主打造『一村一業』,以廂黃後三村富林園成合作社,廂白鄉前惠五村筋餅加工廠為代表的一批村辦企業在助民增收中異軍突起。『點對點』勞動力輸送、土地托管、光伏電站、生豬代養場、『832』電商平臺,多渠道謀創收念活了致富經,產業興旺為農民帶來好『錢景』。
健全護航機制
保駕防貧之路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建立防返貧監測、常態化排查整改、基礎設施長效管護機制,防微杜漸,嚴守底線,力爭『零』返貧致貧。
完善控輟保學、大病重病、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兜底性政策等長效動態監測機制,采取定期、隨機相結合,行業部門預警、農戶申報、鄉村入戶排查相結合,線上比對、線下排查相結合方式,對全縣脫貧14308戶重點戶進行全面掌握。線上,衛健、醫保、民政、殘聯等部門對大病重病、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困難戶提供及時幫助。線下,住建、應急、農業、人社部門將農戶突發事件、失業減收、種養業遭受損失情況進行及時預警,行業部門齊發力、用真情、下實功,確保脫貧攻堅成色不減。
行百裡者半九十,全面小康的歷史任務已經實現,鄉村振興的前進號角已經吹響,富庶文明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望奎人民沐浴黨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正在拓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康莊大陸上接續奮斗、持續發力、賡續向前!